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当中国着力于稳定经济大盘之时,山东的经济表现使之成为一股强劲的向上的拉力。在疫情多发散发,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这种力量究竟来自何处?
济南市接连召开两个重量级会议——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市双招双引工作会议,瞄准项目和人才亮出“大动作”,以最高规格,拿出最大诚意,释放出“商才”同招、“资智”双引的强烈信号,发起了双招双引的新攻势。
不辞千里登门服务,济南的“城心城意”表明,这座城市对加强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渴求,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这种诚意,对企业来说会产生触动心弦、直抵内心的吸引力。
从印发“三个十大”到现在不到半年时间,潍坊已经形成围绕“三个十大”并举发展态势。而背后,是“走在前、开新局”对山东的全方位要求和全过程引领。
7月20日晚间,利和味道(青岛)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D轮融资。新增资金将用于高品质预制菜的新产品研发以及产业链聚合能力的构建,进一步增强利和味道在供应链端的优势。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将“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列为今后五年着力抓好的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之首。
7月8日,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初步统计,上半年山东累计退税、减税、缓税、降费约1958亿元。其中,留抵退税1408亿元,新增减税降费约220亿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330亿元。
作为“企业级数字货币”表现形式之一,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供应链票据与生俱来的 “使命”。
跨国公司领导人此行目的各有不同,但绝大多数都有这样的共识——中国对于跨国公司的吸引力正在转变——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从低成本的生产基地到庞大的市场规模。顺应这种变化,跨国公司也在改变。和过去相比,他们的新姿势更值得关切。
企业是落实“双碳”目标和低碳治理的最基本主体,气候信息披露在气候投融资试点中也可以得到创新发展。
在峰会上,山东首次举办山东省政府经济咨询顾问会议,聘任29位以知名跨国公司全球总裁为主体的经济咨询顾问。
余冰认为,大多数跨国公司仍看好在中国的发展,但中国对于跨国公司的吸引力,正在由制造环节向市场环节转变。
2023年山东将进入氢能源加速发展阶段,氢能制、储、运、加等网络设施逐步完善,氢能在商用车、船舶、港口机械等领域量化推广。
现在中国再次站在了经济发展的拐点上,中国的营商环境应该再次迎来变化,以更好的生态吸引和扶持企业创新。
陈丽指出,未来跨国公司在华发展面临能源转型投、数字科技、健康和养老产业三大投资机遇。
全国已建设了87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设立了4家知识产权法院和24家知识产权法庭。
李干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更多实招硬招,为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要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依法行政、促进公平、优化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多“阳光雨露”。
如今的山东,更加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加快形成,绿水青山满齐鲁,不断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山东力量。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经济的韧性又一次得到了验证。这也让人好奇:这个正在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省,它的韧性从何而来?
“碳库”系统依据碳排放实测数据为碳排放配额发放与清缴、碳足迹认证、争议碳数据仲裁、碳交易、碳资产管理、碳关税以及绿色金融等活动提供基础支撑。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由此,企业家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
当前,山东省夏粮收购进度已经过半,截至8月1日,全省收购新小麦581万吨,各级储备粮轮换任务完成85%以上,其中省级已完成95%。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9.1%;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72.5%,同比改善1.3个百分点。上半年,27户山东省属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0827.2亿元,同比增长10.8%;利润总额493亿元、净利润344.1亿元。
7月19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为41717亿元,同比增长3.6%;7月22日,在济南超算,超算互联网工程正式上线。通过这一工程,各地的超算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将实现数据和算力的互联互通,被整合成为一个算力融合的网络……
7月13日至15日,山东省举行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并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检验成效、交流经验、部署工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全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助企纾困解难、提振经济成为全国各地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当下,保住企业,就能稳定就业,就能为今后经济快速恢复积蓄潜力。
李干杰指出,当前首要任务是加快推动旅游业复苏。要迅速激活旅游市场,杜绝疫情防控层层加码,开展好促文旅消费行动。要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落实好助企纾困政策,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已成为山东重要的对外交流、招商引资平台。为山东与跨国公司常态化对接合作提供更多机遇,助力跨国公司开拓中国市场。
从5月份数据看,山东省有效遏制主要经济指标下滑,参与GDP核算的指标全部好于全国,且主要指标原有优势较一季度有所扩大。
会议强调,要切实发挥好政策效应,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密切跟踪政策实施情况,及时谋划推出新的政策工具。
6月1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济南举行;6月3日,青岛市黄岛区、城阳区、高新区相继发布消息,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6月4日晚,“2022惠享山东消费年”暨家电消费节启动式在济南奥体中心北广场举行……
今年前四个月,山东省实际使用外资78.2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0.2亿美元,同比增长65.9%,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比重的38.6%,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2.4个百分点。
1-4月,山东工业运行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0.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1%。41个工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70.7%。
今年前4个月,山东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9688.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4.2%,连续22个月实现同比增长,较全国整体增速高6.3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7%,占比提升0.4个百分点。
5月6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提升全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水平,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李干杰强调,要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谋划推进,既坚决守住疫情不出现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又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19926.8亿元,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在多重风险挑战下,山东顶住疫情巨大压力,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
自贸试验区是山东改革开放的前沿。只有加快探索系统性、集成性监管制度创新,才能助推山东自贸试验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等19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促进工业平稳增长推动加快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共七大方面28条措施;山东印发《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二批)》,聚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给出11条高含金量支持措施……
“十强产业”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考虑到纺织、轻工产业是山东省重要传统优势产业,此次同步制定了产业行动计划。每个计划都包括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推进措施三大部分,共提出工作目标33项。
动能转换红利持续释放,叠加数字经济、新基建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跨界融合效能显现,山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山东明确将医养健康、国际贸易、海洋经济作为首批联动产业,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和省级功能区中选择具备条件的区域开展联动创新合作试点。
从进出口企业种类上看,前2个月,山东省民营企业进出口3135.0亿元,增长16.9%,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0.0%,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显示山东省外贸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
会议审议了《山东省“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山东能源发展“九大工程”行动方案》《关于支持省级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
2月25日,山东省举行2022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90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涵盖产业升级、“七网”行动、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平台建设等领域,总投资73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17亿元。
山东省政府官网正式发布《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2018年初,山东动员大会上确立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目标。如今,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变革正是从“三年初见成效”向“五年取得突破”过渡的关键时期。
日前《济南市“十四五”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提出2025年济南市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5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
2021年全年山东省生产总值为83095.90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5.9%,两项指标均超全国平均水平。
山东全省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公布了2021年山东对外经贸“成绩单”:主要商务指标实现“三个领先”“四个突破”“五个更优”,实现“十四五”强势开局。
一个个大项目、一条条产业链、一片片产业集群的崛起是山东这场变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www.eeo.com.cn
地址: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园2号楼4层 | 邮编:100081 | 电话:4001560066 | 传真:86-10-6091053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129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B2-20196208 京网文(2019)4644-484号
备案号:京ICP备1801989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06号 @2001-经济观察网版权所有
经济观察网手机版
##########